1.电泳过程中的能量转换:电泳涂装过程中,部分电能会转化为热能,导致槽液温度升高。此外,搅拌泵、循环泵等设备的机械摩擦也会产生热量,进一步提高槽液温度。
2.环境因素:季节和气温——环境温度对槽液温度有直接影响。夏季高温时,槽液温度更容易上升;冬季低温时,槽液温度可能低于理想范围。
3.外部带入:工件、涂料、纯水带入:工件自身温度的高低影响、补加涂料和纯水带入影响电泳槽液温度。
4.设备换热:通过增加换热设备工作,使电泳槽液温度发生相应的变化。
01 工艺参数设置:电压和电流过高——过高的电压或电流会导致电泳过程中产生过多热量,使槽液温度快速上升。电泳时间过长——长时间的电泳过程会不断积累热量,超出散热系统的处理能力。
02 环境温度过高:夏季车间散热通风不良,导致电泳室温度过高,槽液吸收环境热量导致温度过高。
03 设备降温问题:冷却系统不足——未配备或冷却系统性能不足(换热器冷却温度过高、流量不足和换热面积不够),无法有效调节槽液温度。
01 环境温度过低,带入冷量过多(补充的涂料和水纯温度过低、工件表面温度过低)、车间保温不良散出的热量过高。
02 设备升温速率不够,无法将温度升至规定温度:换热器面积不够(堵塞)、热水温度低流量小。
漆膜质量差:当槽液温度低于15℃时,沉积量减少,漆膜变薄,光泽度和遮盖力下降。
外观缺陷:低温下漆液粘度增大,电沉积过程中产生的气泡难以消除,工件表面张力大表面温度低润湿性不良,容易出现针孔等缺陷。
泳透力变化:低温下泳透力可能增加,但漆膜厚度和质量难以保证。
.
漆膜粗糙:温度超过35℃时,漆膜沉积速度过快,导致漆膜粗糙,烘干后可能出现波浪状堆积。
槽液稳定性差:高温下溶剂和助剂挥发加快,槽液容易变质,稳定性下降。
.
一般建议将生产时的电泳槽液温度控制在26-34℃,此时漆膜外观质量较好,膜厚适中。长时间停产时温度可以降低至20-25℃。
1.对于大型电泳槽,可使用冷热恒温交换机,其具有冷热双功能、自动化控制等优点,能精确调节温度。
2.电泳槽主循环系统中安装板式换热器,使用热水对槽液加热。
3.如果电泳槽主循环的换热装置功率无法满足,可以在UF槽加装电加热管或热水换热管加热UF槽液回流至电泳槽,从而提升电泳槽主槽的槽液温度。

.
1.在低温下适当提高电泳电压,以增加电沉积量,但需注意避免过高电压导致其他问题。
2.提高溶剂含量,降低槽液粘度,促进上膜。
3.槽液循环与监测。通过槽液循环系统确保温度均匀分布。
4.定期监测槽液温度,使用温度计或温度探头实时监控,并根据需要调整加热设备。